據韓媒報道,SKI確認將拆分其電池業務,以滿足全球對電動汽車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。
SKI在8月4日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,將在9月16日尋求獲得股東的批準,隨后計劃在今年10月1日成立SK電池(SK Battery)。
拆分后的SK電池將主要負責電動汽車用中大型電池、電池租用服務(BaaS)和能源儲存系統(ESS)等業務。
SKI董事長金宗壎表示,這次拆分旨在構建符合各業務特點的經營機制,提高專業性和行業競爭力。
SKI曾在7月份表示,公司在考慮分拆電池業務并尋求IPO,他們將考慮所有選項,或推進在美股和韓股同時上市,其電池業務的目標是在明年首次實現全年贏利。
業內認為,分拆電池業務之后,有助于其實現高效的決策和靈活的組織運營;同時以獨立子公司的身份,有利于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。
其競爭對手LG新能源由LG化學全資擁有,已于去年剝離并計劃今年上市,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、通用和現代汽車。
不過,電池業務的分拆也顯示出目前SKI面臨的壓力,持續的動力電池產能擴張,附帶著一定的資金壓力與風險。
上個月,SKI宣布計劃2025年將電池年產能增至200 GWh,較此前宣布的125 GWh的目標上調60%。目前其在美國、匈牙利、中國和韓國都有電池廠,年產能約為40 GWh。
SKI還宣布,在2025年之前將投資30萬億韓元(約合1695億元),并在2050年讓其所有業務實現凈零排放。
分拆電池業務之后,SKI計劃擴大其儲能系統(ESS)、飛行汽車、機器人等新型電池應用市場,并加快推進BaaS平臺業務等新增長引擎的落地。
不過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,SKI今年第二季度的電池業務依舊虧損。
SKI表示,由于其中國新工廠的投產時間提前,其電池部門銷售額提升86%至6302億韓元;不過營業利潤仍然虧損979億韓元(8500萬美元),相比去年同期的1138億韓元有所收窄。

來源:SKI第二季度財報
SKI預測,SK電池將從2022年起盈利,2023年加速提高營業利潤率,2025年以后實現5%以上的營業利潤率。
GGII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SKI實現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4.3GWh,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.2%提升至4.3%,主要客戶包括起亞、現代、大眾等主機廠。
7月1日,SKI宣布,其電池業務積壓訂單已達1TWh。正如SKI所言,此次拆分也將成為其構建電池業務全球競爭力的重要轉折點。